您现在的位置是: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 > 

馬來西亞facebook用戶有多少(中國小店一共有多少分別是哪個國家)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2024-03-28 12:23:45【】1人已围观

简介分析:砸了40億美金給Lazada,阿里巴巴想在東南亞玩出什么花樣?東南亞是阿里全球化戰略布局中非常重要的戰場。堪稱是一個巨大的藍海市場,它的網絡用戶,年輕有活力,有很強的購買力量。過去3年時間,阿里

分析:砸了40億美金給Lazada,阿里巴巴想在東南亞玩出什么花樣?

東南亞是阿里全球化戰略布局中非常重要的戰場。堪稱是一個巨大的藍海市場,它的網絡用戶,年輕有活力,有很強的購買力量。

過去3年時間,阿里巴巴先后投資了Lazada 40億美金,并將全球優秀的供應鏈帶到東南亞市場。

阿里巴巴集團出口事業部Lazada跨境負責人茍莎莎總結了三句話:東南亞是一個增速很快的市場,一個非常有潛力的市場,一個讓我們覺得充滿活力的市場。

東南亞是阿里巴巴全球化戰略布局中非常重要的戰場。堪稱是一個巨大的藍海市場,它的網絡用戶年輕有活力,有很強的購買力量。

1.東南亞的互聯網普及發展快

中國從2008年—2018年整個互聯網人口從接近3億成長為2018年8億。對比這個數據,東南亞過去十年的發展也像今天中國一樣非常快速。在2008年東南亞的整個互聯網的普及程度以及它的人群才接近1億左右,而今天已經超過3億互聯網人群。

2.東南亞互聯網人群上網時長遠超中國市場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人均上網時長5.8小時,東南亞以菲律賓為例,平均上網時長超過10小時,以及泰國、印尼上網時間都超過了8小時。

3.網絡滲透率高達80%,用戶熱衷社交媒體

據數據,泰國和新加坡兩國整個互聯網滲透超過80%,其中移動上網的滲透也是超過了80%。另外,東南亞社交媒體的普及率相對較高,尤其是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越南、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這六國。

根據Facebook最新的數據表示,東南亞這6個國家里面,印尼、菲律賓以及泰國,Facebook的用戶數在Facebook全球市場排名在前十的位置,其中印尼排名全球第三。有超1.3億的Facebook用戶在印尼。從整個宏觀經濟和互聯網用戶以及消費來看,東南亞市場值得注意的是:作為高收入國家的新加坡,整個消費GDP已經超過1.2萬美金;其次是中高收入的馬來西亞以及泰國。

以泰國為例,整個泰國電商成交份額已經超過了35%。在中國國內電商已接近紅利尾聲或有更大紅利門檻的之前,給中國企業和品牌帶來了更大的藍海。

阿里巴巴在2016年投資了東南亞電商平臺Lazada,帶去整個阿里巴巴生態集團豐富的電商資源,重造整個Lazada技術后臺以及全新用戶端APP,更流暢地服務東南亞的消費者。截止3月,Lazada在東南亞六國都有獨立站點,獨立平臺服務當地消費者。2019年會獨立擴大整個東南亞的物流網絡,以及推進當地電子錢包,金融領域的一些合作。

“我現在負責的Lazada跨境,主要是將中國制造的商品,通過跨境B2C的模式帶到東南亞,通過Lazada平臺服務東南亞本地消費者。”茍莎莎表示。

第一,物流的基礎設施還不發達。 對于全球跨境商家來說,整個Lazada平臺為B2C的商家提供一站式的物流解決方案。商家可把貨直接送到深圳倉,義烏倉等,商家貨物的國內倉儲的布局,后端的跨境端,以及配送和清關都是由Lazada一起解決。這樣極大方便中國制造的一些產業帶的商家解決跨境物流的問題。

第二,信用體系還不健全。 為此,Lazada在東南亞地區推出了貨到付款服務。極大的建立和彌補了整個東南亞信用支付體系不健全。據了解,在菲律賓這樣的國家,不到3%的用戶用銀行卡,在中國市場習以為常的用支付寶支付、買粉絲支付等電子支付方式,因受東南亞整個基建的影響,還沒那么順暢。

第三,互聯網接入率還比較低。 Lazada率先在東南亞推出了移動端APP。在2016年通過阿里生態賦能,APP重造之后,整個APP的DAU提升了四倍以上。Lazada會在東南亞推出一些電商節,全年有幾場大型的促銷活動。

比如今年3月份Lazada七周年慶,注入阿里巴巴全新的電商技術,在東南亞做直播以及內容化的運營。在整個電商以及社交媒體滲透比較突出的泰國,做super party的直播,在大促期間獲得3.18億次的訪問量,還在東南亞的電商平臺推出一些 游戲 活動,類似國內天貓正做618,打開APP會出現很多互動的 游戲 ,讓用戶可以在玩 游戲 的同時有機會獲得優惠券或一些秒殺的機會。因此在東南亞首次推出電商 游戲 玩法的時候,也給整個Lazada周年大促期間帶來了超過日均15倍的增長。

與此同時,從2017年4月份到2018年底,整個跨境的增速非常明顯,整個跨境生意在逐漸擴大。如何用全球供應鏈的生態把中國制造的商品,以及全球商品帶到東南亞地區,滿足東南亞需求大的趨勢。

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越南,菲律賓,印尼各國的TOP品類都有一些差異。其中第一大品類就是服裝以及鞋靴。

第二大跨境品類是家居家具。以新加坡為例,目前新加坡的家居家具品類產品非常缺失,據了解,在中國國內賣200元的桌子,但在新加坡需要花費200新幣才能買到,價格是國內的四倍多。因此,新加坡的消費者愿意花20天時間等從中國大陸海運過去的家具家居產品等。

第三大品類是汽摩配。以泰國為例,泰國人口接近7000萬,在馬路上有很多人是用摩托車出行,整個泰國的汽摩配件非常缺失,這給跨境商家帶來非常大的機遇。

第一,注冊店鋪。 商家用同樣一個入駐的合同就可以開東南亞六國市場的店鋪。Lazada是六合一的平臺,如果商家上傳是中文的商品,Lazada平臺會通過AI語言翻譯器自動幫助商家翻譯成對應國家的語言。

第二,設定價格。 商家設定的美金價格,平臺會自動換算成各個國家的貨幣,商家只需要做一些微調整。

第三,設定運費。 Lazada對于六個國家有一些運費計算模板,商家上傳商品后,平臺會自動匹配商品運費,比如在新加坡某一個地區的運費是多少,在泰國曼谷運費多少錢,平臺會進行自動匹配。

第四,保證匯率。 Lazada聯合整個阿里生態力量,降低商家匯率風險。商家店鋪發生交易的當下匯率是多少就是多少。平臺會通過一些商品保價來保證匯率。

第五,新手學習平臺。 Lazada大學提供商家學習機會,會教商家如何運營東南亞電商市場。

此外,Lazada為中國產業帶商家出海專門提供兩個生態服務。

第一,平臺把180天分為入駐寶藏,孵化養育,快速提升,蓄勢爆發以及大賣騰飛這幾個階段,在每個階段會有專屬的培訓以及小二助力商家成長。

第二,Lazada搭建了生態服務體系,為商家提供一鍵托管或垂直化服務。如果要在泰國一些社交推廣,所請的KOL所寫的內容一定會跟新加坡不一樣,Lazada生態會給商家提供站內站外推廣的方案,花低成本為生態做東南亞電商市場。

Lazada跨境未來三年目標

在未來三年時間,Lazada跨境將挑選中國最有潛力的產業帶,著力孵化出50個強大的產業帶,包括深圳、義務、四川等產業帶,可以提供商家有效供給,一起出海東南亞。

在國際上,阿里巴巴和華為公司哪個影響力更大?

其實對于華為和阿里巴巴來說,這兩家企業作為硬件行業以及軟件行業的頭部廠商,在國際的影響力都是非常大的,我們知道阿里巴巴由于馬云的自帶流量在世界范圍內,名聲特別廣,當然華為也不差,因為作為通信行業的巨頭,是很多國家通信領域里的方案解決商。

我們知道,阿里巴巴作為一家電商企業,因為馬云的個人魅力以及戰略眼光,匯聚了諸多的精英,在草根時代,馬云就已經規劃了將來的事情,這一點頗有孔明隆中對的感覺,似乎馬云在很早之前就已經知道阿里巴巴如今會發生什么。

這一點是很神奇的,而在阿里巴巴進軍電商行業之后,面對著國際巨頭ebay的強勢阻擊,并沒有敗下陣來,反而是把不可一世的ebay趕出了中國,從此馬云一戰成名,阿里巴巴也一戰成名。

那么如今來看阿里巴巴的商業帝國實在是太龐大了,以電商為基礎,輻射周邊,如今旗下的商業版圖已經非常巨大,同時還有支付寶這個未上市的超級巨頭,對于阿里來說,在國內的電商界以及移動支付金融領域,幾乎是沒有對手,騰訊的買粉絲支付,雖然制造了不少的麻煩,但本質上來說,支付寶的確是獨孤求敗。

我們再來說說華為,人都被窮困潦倒,背負著200萬的巨債,被公司除名,同時家里幾口人擠在一間破屋子里,又借款,創立了華為,嗯在那個艱難的歲月里,任正非與馬云一樣預示著未來,他向華為的兄弟們說,將來的通信行業領域,華為必有1/3。

忽然發現偉大的人物都有相同之處。而華為從小小的交換機就開始與國際巨頭競爭,到如今成為通信行業領域的巨頭,5G技術的擁有者,很難想象一家私企能夠有如此巨大的成就,畢竟整個中國在很多領域內都缺乏核心技術,但華為如今擁有的恰恰就是通信領域的核心技術。

華為在做基礎領域的通信工作之外,還做了一把移動終端華為手機,但沒想到華為手機攜帶此品牌榮耀,成為國內絕對的霸主,在全球銷量也排名第二,如今更是有了自己的核心芯片,麒麟處理器。

阿里巴巴與華為在國內都屬于絕對霸主!

我們都知道互聯網行業相比于傳統行業來說的確是有很大的優勢,因為其不屬于重資產模式,往往一個星期的idea,一個好玩的APP就可以跨疆域的傳播。

那么顯然,作為互聯網巨頭的阿里巴巴,的確相對于做傳統通信行業的華為來說,是有優勢的,就好比華為在通信行業所做的是幕后工作,而阿里巴巴則做的是臺前的工作。

加上我們知道馬云這個巨額流量,阿里巴巴名聲早已傳播四海。尤其是當年打敗了不可一世的ebay,讓讓阿里巴巴在整個互聯網界聲名鵲起。

如今加上阿里巴巴的出海政策,比如支付寶國外叫ALIpay,以及全球海外購雙11等等的一些政策刺激,讓阿里巴巴在海內外的名氣非常大。

這一點華為就處于劣勢,因為華為屬于通信基站,一般來說至于電信公司打交道,鄂a普通用戶接觸華為也只是通過華為的手機終端,但顯然華為在海外的影響力遠遠像在本土這樣,這樣一來,華為在海外的知名度可能也僅限于行業內的人士。

剛聊完騰訊再聊聊阿里。這個世界上,目前還有哪家中國公司比華為的影響更大呢?顯然是沒有的。所以這個問題的答案,毫無疑問是華為公司比阿里巴巴的影響大的多

美國無疑是這個地球上最牛逼的國家,以美國那么強大的國力, 歷史 上有沒有美國要聯合其他國家大規模全球打擊一家私營企業的?很顯然非常的少,而且我們也沒見過我國外交部發言人頻繁為一家中國企業發聲和美國硬杠,所以華為在5G的事情已經上升到近乎國家層面的針鋒相對,就這方面的影響來說,建國以來的企業都沒有能超過華為的,雖然華為本身也不喜歡這種影響

對于阿里來說,阿里的影響僅限制于國內。在國內,華為沒有涉足終端領域之前,一貫是低調的作風,而阿里是一貫高調的作風。網絡上馬云高屋建瓴的講話到處都是,馬老板給全國人民群眾帶來了無數的發財機會,阿里強大的宣傳機器讓阿里巴巴有一些成績必然宣傳的人盡皆知,相對國內的其他互聯網企業,能比阿里高調的也就只有錘子了。

而華為的任正非,在5G出事之前,露面的機會很少很少非常神秘。例如我國網絡機頂盒或者智能攝像頭大部分用的都是華為海思芯片,華為的無線和有線通信早就占據我國半壁江山,這些華為都比較低調,很少宣傳。

阿里在海外的影響遠不如華為,主要原因是阿里由于主營業務并沒有不可替代的核心競爭力,同時阿里在國外的競爭對手非常成熟,一旦離開中國政府支持這個土壤,阿里被國外用戶接受的力度并不高。而且國外崇拜的是微軟、谷歌、特斯拉、Facebook這些蹲在硅谷真正 科技 領先創新的企業,馬云的營銷性質的高調語錄在國外是不吃香的。

在國際上有重大影響力的企業,除去銷售規模的加成,必然都是高 科技 企業,也就是真正有骨頭真正能打的企業。

那我們用具體的數字比較一下華為和阿里吧。首先從世界500強來比較,華為排名72,阿里巴巴排名300,華為遠高于阿里

從研發投入來看,華為研發投入排名世界前五,2018年研發投入接近1000億人民幣,是阿里巴巴的3倍。不過這也和華為聚焦的領域比阿里巴巴廣泛有關,阿里巴巴在中國的研發投入還是非常值得欽佩的

從各自領域范圍來比較,我們不算華為的基礎通信以及阿里的購物平臺這些互相沒有交集的領域。我們比較兩家在下一代互聯網的技術的底蘊,主要包括人工智能、云、物聯網、5G應用方面的實力

人工智能能力方面,華為是遠超過阿里巴巴的,這個得益于華為的AI芯片排名全球第十二(唯一一個中國上榜公司),華為在消費者、通信等人工智能的端到端的產業鏈上的底蘊遠高于阿里巴巴

從公有云來看,阿里云是國內當之無愧的NO.1,全球前三的實力也是硬實力,而華為云連國內前五都排不進去。但是華為云計算在全球的影響力我覺得是大于阿里,主要是因為阿里云得益于中國市場,而華為云市場雖然不如阿里,但是基于ARM自研鯤鵬芯片的云服務器在國內也是唯一國產化的服務器,華為服務器全球出貨排名前5,阿里暫時還沒有服務器自研能力。

從物聯網看,華為在工業物聯網上是全球主流玩家,NB IOT標準的主要領導者。在家庭物聯網上雖然華為目前和阿里一樣剛剛起步,但是也是國內很多家庭物聯網設備芯片的供應商,也就是阿里有的華為有,阿里沒有的華為也有

從5G的應用技術來看,5G及5G的應用技術(如無人駕駛、遠程醫療)基本是沒阿里巴巴什么事情的,而且阿里也沒有布局5G在To C和To B相關的底蘊,因此阿里巴巴這里肯定輸了

所以很明顯,阿里的技術底蘊除了阿里云之外,和華為相差很遠。這還不算華為在數通和無線等基礎通信領域全面世界前三的硬實力,也沒有計算華為在移動終端領域全球的影響力。因此阿里在國際的影響力顯然是比華為差的遠,但是阿里的營銷能力和馬老板的講話能力倒是遠超華為

華為有這么大的國際影響力的原因,也就是因為華為在涉足的領域都能擁有核心軟硬件的競爭力,做到全球領先。相反阿里巴巴目前來看,除了云計算有這個能力,其他領域均不如華為。

兩家都是中國好公司,還希望華為繼續前行,阿里能夠腳踏實地的在其他領域多加加油 。

說實話,將華為和阿里巴巴放在一起比較影響力,就象拿科學家與演員、運動員放在一起相比較。即便是居里夫人,也未必比得上秀蘭.鄧波爾、科比.布蘭恩特,更別說一般的科學家了。

我們并不認為阿里巴巴沒有 科技 含量,互聯網本身就是科學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但是,由于電商的普及以及馬云的善于造勢,阿里巴巴的國際影響力當然要比華為強了。別的不說,僅電商一塊就足以讓全球多數人都知道阿里巴巴。加上馬云的演員特技,華為怎么去與阿里巴巴比影響力呢?

但是,從中國經濟的國際影響力以及未來經濟發展的需求,特別是發達國家的重視程度來看,阿里巴巴怎么也無法與華為相比,無法認為其影響力會超過華為。不然,為什么美國不限制阿里巴巴,而拼命阻止華為進入。不僅如此,還要鼓動其他國家一起阻止華為呢?不就是因為華為太強華為有太大的國際影響力嗎?

所以,千萬不要把諾貝爾獎與奧斯卡獎、尤其是環球小姐選舉聯系在一起,不可比,也不好比。

阿里和華為分屬于兩個不同的領域,兩者在各自的領域上在國際上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但是要說哪個在國際上更有影響力,那肯定是華為。不過馬云在國際上應該要比任正非更有影響力。

雖然目前阿里巴巴也在積極進行國際化戰略發展,但是在國際業務布局以及國際業務上跟華為還是有較大差距的,在這不是追捧華為,而是可以通過先關的數據來對比得出。

2018年全球品牌買粉絲公司“Interbrand”公布了2018年全球最佳品牌榜單的TOP100,其中華為是唯一入選品牌100強的中國公司,排名世界第68位,這是華為連續5年入圍榜單。而阿里巴巴并沒有上榜。

2019年2月全球WPP與凱度在北京發布《2019年BrandZ™中國出海品牌50強報告》,在中國出海50強排名當中,華為的品牌力得分是1862,排名第一,阿里巴巴的品牌力得分是1624,排名第三。

根據華為2018年的財報顯示,2018年華為中國區營收3722億元人人民幣,占比51.6%;歐洲中東非洲收入2045億元人民幣,占比28.4%;亞太收入819億元,占比11.4%;美洲收入479億元人民幣,占比6.6%。也就說華為差不多一半的營收來自國際市場。

而阿里巴巴的國際業務占比就相對比較小。目前阿里巴巴的2019年財年年報還沒有公布,但是根據2018的第一季度財務數據顯示,該季度阿里巴巴國際零售業務收入達43.16億元,同比增長64%,國際營收占比11%。這個跟華為國際業務占比50%左右還是有不少差距的。

最近幾年阿里巴巴也在大力布局國際業務,比如投資數十億美元通過投資Lazada,阿里巴巴進一步鎖定了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越南和菲律賓在內東南亞地區的6億消費者;投資了印度零售電商BigBasket和Snapdeal,并收購了移動支付平臺Paytm的大部分股權;以7.5億美元收購中東地區規模最大、增長最快的移動電商平臺Trendyol,其擁有超過2000多個商家和1600萬的用戶;菜鳥物流和速賣通聯合推出的覆蓋2億消費者的南美專線;在盧旺達建設非洲首個eWTP試點,幫助非洲的中小企業等等,目前阿里巴巴大概有1億左右的全球用戶。

但是阿里巴巴的國際化步伐都是在最近這幾年才開始的,而華為的國際化很早就開始,目前華為的運營商業務和手機等消費者業務在全球范圍內都具有較大的份額。

比如目前很多國家的運營商都使用的是華為的基站,而華為手機最近幾年在國際上的銷量更是大放異彩,目前華為手機銷量排名全球第三,很多國家居民都使用的是華為手機,保守估計目前華為產品直接和間接影響的全球人數至少達到30億以上。

截止2018年末,華為在海外設立22個地區部,100多個分支機構,36個培訓中心。

目前華為有18.8萬員工,業務遍及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務30多億人口。在18.8萬員工當中,外籍員工占比大概是20%,相當于4萬左右。此外華為還有一個“未來種子”項目,已在108個國家和地區撒下希望的種子,比如2018年有4700多名來自全球各地的優秀大學生來到華為總部參觀和學習,這些人都會直接或間接幫助華為提升國際影響力。

至于目前阿里巴巴有多少海外機構和員工,目前暫時沒有一個具體的統計數據,但是比例應該不會太多,因為阿里巴巴主要從事的電商業務,大部分員工和機構都是在中國。

相對來說,目前任正非要比馬云低調很多,很多人可能知道華為,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任正非,但這也掩蓋不了任正非的卓越領導力。

華為的國際影響力比阿里巴巴大,但是馬云的國際影響力比華為大。

不過華為、阿里巴巴都是民族企業的驕傲,都是全世界最偉大的 科技 公司,任正非和馬云都是全世界最偉大的企業家,也都是最值得尊重的企業家。

華為的業務遍及全世界,華為目前是全世界最大的電信設備制造商,并且是全世界銷量第二高的智能手機品牌,華為在全世界17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開展了業務,服務了超過世界上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2017年,華為全年的營業收入超過了6000億,其中超過一半是來自海外市場。

到目前為止,華為擁有全世界超過160個不同國家的超過18萬名員工,海外員工中是當地員工的比例超過了70%之多。華為擁有超過7萬件行業專利,并且其中一半也都來自海外分公司的貢獻。

可以說華為是貨真價實的國際 科技 巨頭,并且收入結構合理,消費者業務與企業業務分布合理,并且海外營收和國內營收結構 健康 ,并且在5G通信、電信設備、移動處理器方面都有都有很多行業專利,當之無愧的行業巨頭。

阿里巴巴目前的業務主要還是集中在國內市場,不管是淘寶、天貓、阿里巴巴,還是阿里云、支付寶,其實出了國門基本上還是沒什么人用的。

阿里巴巴在海外的業務,基本上還都停留在幫助外國人把東西賣到國內來,目前還沒有真正實現將國內的東西賣到海外,支付寶基本上也都是外國商戶為了方便國內出國 旅游 的游客使用而開通的,基本上很少有外國人使用。

不過阿里巴巴也在試圖改變這樣的格局,比如投資東南亞電商Lazada,投資印度移動支付企業paytm等等,都是阿里巴巴在尋求國際上的突破,真正早日實現國際化,但是這跟華為的真正國際化比起來還有很大的差距。

一組大數據顯示,華為人在2017年、2018年全世界的航空里程在中國排名第一,這就可以說明華為國際化有多么好,但是華為的創始人任正非卻為人非常低調,基本上很少公眾露面。我記得之前我寫過一篇文章,就是關于低調的企業家的,其中任正非就是這其中的代表人物。

要知道馬老師在各國出席活動,都是跟很多國家的政要、元首會面的,這不是一般企業家能享受到的待遇的。

馬云就不一樣了,馬老師幾乎全球各地到處跑,其實馬老師這樣做對于中國的企業家是非常有利的事情,相當于是對中國企業背書,提高了阿里巴巴的國際知名度,更提高了中國企業的國際知名度。

馬老師還是聯合國和持續發展目標的倡導者,是聯合國青年創業和中小企業特別顧問,并且最新還履新了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的聯合主席三個職位,每個職位的年薪是1美元,想想還是很激動的,畢竟比馬老師的薪水都高。

并且不要以為馬老師這個職位是虛職,是要真正做事情的!馬老師在南非、馬來西亞、韓國等眾多國家多次對于青少年創業進行指導、演講,而且馬老師還倡導了阿里巴巴的公益兩小時,螞蟻森林、阿里公益等眾多項目都是在馬老師的影響下開始做起來的。

因此整體來說,華為的國際影響力比阿里巴巴大,但是馬云的國際影響力比認證非大。

華為,17年華為世界500強排名83,阿里世界500強排名462。這兩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最重要的是華為的產品可以賣到全世界,阿里也就在國內混了。

然后是個人看法,我覺得這兩公司都不咋地。這兩私企身為國內龍頭企業,公然帶頭違反勞動法。勞動法規定一周工作8小時,雙休,一周加班不得超過8小時。華為,阿里呢,都是996。人家谷歌中國,微軟中國怎么就是8小時,雙休呢?在說你華為在美國,歐洲的分公司,你怎么不讓人家外國佬尊守你996呢?所以我建議it工程師最好去谷歌中國和微軟中國。遠離坑比私企。

沒有可比性,單純影響力是阿里,阿里就像個影視明星,家家戶戶認識,華為就像中國自己的科學家!對老百姓來說,如果不是華為這幾年搞手機,很多人還不認識這家公司!很多人都不明白,阿里巴巴是順勢而為,華為是逆流而上!在我們通訊的圈子里,華為真是很多人的神,因為他的技術,因為他的管理,都是無可取代!現在淘寶思路是抄襲亞馬遜,買粉絲是抄襲臉譜,基本中國大部分的所謂創新基本是抄襲的,抄襲再加上商業模式和中國人口紅利,況且還抄的四不像!最起碼亞馬遜沒那么假貨吧!當然阿里的影響里不容技忽視,畢竟馬老板身價在那,小老百姓不好指手畫腳的!沒有黑誰,沒有捧誰,見解不同而已!而且華為倒閉了,老百姓確實感覺不到,但是中國的通信技術商業化全球化腳步最少落后十年,但是阿里倒閉了,很多公司會替代他,而且是絕對性短時間的就能取代,如果放開限制,連騰訊都會死!因為百度死一萬次都不止了!

華為是硬件行業的翹楚,而阿里巴巴則是軟件行業的領頭羊。兩家公司在國內外的影響力都很強大。但若是以國內外影響力來看,華為當然要比阿里巴巴差著一大截。因為,華為畢竟是通訊行業的領軍企業,而阿里巴巴則是穩坐電商領域的頭把交椅。人們對通訊行業了解不多,而對電商領域的事情卻能如數家珍。

阿里巴巴究竟強在哪里呢?首先,電商平臺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很多人買東西都離不開網購,足不出戶就能使到心儀的商品。但對于華為手機,大家是可選用,也可不用。況且電商還喜歡造節,不僅國內老百姓喜聞樂見,而且還吸引海外網民也來參與諸如雙11這樣的節日。所以,阿里巴巴在全球的影響力是不容小覷的。

再者,阿里巴巴平臺能直接或間接的提供很多就業崗位,誰也不能忽視阿里電商平臺的存在。就連美國總統特朗普也要接見馬云,而馬云則可以立即承諾替美國解決100萬人的就業問題。只是后來,中美發生貿易摩擦,馬云的承諾只能作廢。現如今,歐洲國家的領導人都要接見馬云,馬云也被聯合國聘用。而對于華為來說,只在自己領域有影響力,而且產品很容易被替代。

最后,阿里巴巴的馬云,除了每年造就了數萬億的網絡交易量,還在物流、外賣、快遞、金融(包括小額理財、開設小貸公司)、移動支付,共享單車等領域有投資。毫不夸張的講,阿里巴巴早已嵌入中國人的生活中去了。可能阿里巴巴關門,還有別人頂上來,但若是阿里在所有領域都退出,那國人的日子就沒法過了。而華為雖然占了25%的全球市場份額,營收超過BAT三大巨頭的總和,但對咱中國人的影響力還是比阿里巴巴差上很多。

當然,近年來華為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在不斷上升:一方面,由于美國政府對華為輸美通訊設備,以及華為在美并購高 科技 企業采取遏制措施,所以,全球各國都對華為產生了濃厚興趣。更關鍵的是,華為在5G領域的迅猛發展,讓歐洲國家也感到為之驚愕。一些歐洲國家也向華為拋來了巨額訂單,而美國的高通卻痛失5G訂單。

另一方面,作為一家民營 科技 企業,華為能在中高端芯片研發領域取得突破,這讓世界對中國的科枝領域獲得的成果不敢輕視。華為早在2009年就研制出核心芯片,這對于中國減少對美國的英特爾、高通等企業的依賴起到積極作用。目前,華為在中高端芯片研發領域在國內無人能及。其影響力也在逐步快速上升過程中。

誰說華為在國內在國際無可替代?能取代華為的公司多著呢。國外有思科愛立信,國內有中興大唐。而且在國內,華為也不存在壟斷地位,中興大唐還是有不小的市場份額呢。國際上,華為也沒超過30%市場份額。這次美國人要搞華為是因為一直以來霸道慣了不允許中國企業掌握話語權因為對思科造成了市場競爭壓力。美國人同樣害怕阿里入侵,去年特朗普就不準螞蟻金服收購美國的一家移動支付公司。當然,阿里巴巴也可以被取代,但阿里巴巴帝國版圖實在太過于龐大,涉及到的民生領域太深太廣,一旦這種平臺被取代,老百姓會產生短暫性的不適應。因為你不確定取代者騰訊或者京東的公司服務品質。但華為一旦被競爭對手取代掉你會根本沒有知覺,你放心好了,網絡不會中斷的。那是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需要應對的事情。

當然是華為。阿里巴巴是一家互聯網企業,提供的是服務,存在極大的替代性。亞馬遜就是替代者。我可以用阿里巴巴旗下的購物服務,我也可以使用亞馬遜的網上購物。并且,使用替代者的成本并不會更高。

但華為就不同了,它是一家硬件企業。硬件產品就具有排他性,不能夠同時使用華為和別家企業的產品。比如,在三星和華為的智能手機之間,消費者一般只能選擇一個。在兩者性能差不多的情況下,消費者自然會選擇價格更低的那個。這幾年三星手機銷量增長乏力,華為迅猛增長就是這個道理。

現在華為的多個產品在全球市場的占有率已經位居首位,比如電信設備、核心路由器。2017年全世界電信運營商外包市場收入達到了670億美元,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外包商還是華為,占比27%。核心路由器是通信網絡中最關鍵的設備,相當于電腦的CPU。在該領域,華為在2017年級擊敗霸主思科,登頂全球。在智能手機領域,2018年華為除了2.06億部,排名全球第三。

在海外的認知度和影響力,華為是遠遠大于阿里巴巴的。華為約有一半的營業收入來自海外,比如2018年華為全球手機銷量20600萬部,其中海外銷量月8700萬部,占比42%。而阿里巴巴海外營收比重只占四分之一,遠低于華為的二分之一。

現在的華為在很多領域已經攻城略地,西方同業競爭者諾基亞、愛立信、思科已經倍感壓力。甚至鼓搗政府出面,出臺華為禁入措施,建立“防火墻”。如果不是忌憚于華為的實力,或者如果華為還是本世紀出的華為,西方巨頭會害怕嗎?

中國小店一共有多少分別是哪個國家

我是老A,一直致力于TK上的實操變現,希望自己的經驗能幫助到你。本文較長,以下為目錄,建議收藏點贊,防止丟失!

目錄

一、東南亞

二、英國

三、美國

如果想要十萬字干貨,請評論區扣“1”

目前TK在全球范圍內狂攬30億的用戶,每個月的月活用戶更是達到了15億之多。流量即是金錢,很多商家也看到了這其中蘊藏的巨大潛力,紛紛入局。同時作為字節跳動的親兒子,TK的骨子里躺著電商的血液,逐漸的電商化是必然的趨勢。

起初很多跨境電商玩家選擇使用TK為自己的店鋪引流,而對TK小店卻選擇觀望。但是時至今日,入駐TK小店不需要保證金,新商家的福利也是誠意滿滿,所以很多跨境商家開始蠢蠢欲動。

接下來,老A就幫對TK小店感興趣的朋友結合著市場和變現的角度分析一下不同國家的市場潛力。

接下來的內容均來自于老A實操團隊的實戰干貨,全文4000字,建議點贊收藏,以免日后用時找不到。

一、東南亞

(一)已開通TK Shop小黃車的國家

目前開通的國家有:印尼、泰國、馬來、菲律賓、越南、新加坡

目前老A團隊在運營的英國小店把能開通的都開通了。

如果你也對開通TK小店,可以直接聯系老A,老A提供代開的服務。

(二)電商化程度高

目前的東南亞跨境電商生態已經相對完整了。市場方面已經過了賣貨和嘗試的基本階段,現在已經進入了打造產品力和精細化運營的新階段,高性價比會在市場中表現的更加明顯。

1.消費群體整體呈年輕化

由數據可知,東南亞的電商市場是年輕消費者主導的。其中35歲以下的人口平均占比超過了50%,在越南、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35歲以下人口的占比都達到50%以上,甚至60%以上,是典型的由年輕人主導的市場。

2.網購滲透率高

東南亞網民的網購滲透率相當之高,達到了80%,這個數據甚至超過了我國的73%。東南亞的用戶網癮還是比較大的,上網時長在7-10小時左右也超過了中美用戶的5-6小時。

如果想要十萬字干貨,請評論區扣“1”

3.物流時效高,退貨成本低

東南亞本土店的政策要求是只能在當地發貨,這就意味著本土店的時效較快,物流較快,自然賣家們的資金回流速度更快。

(三)東南亞小店開通方式

還沒有英國小店的開通方式

需要提供主要經營東南亞電商平臺例如 Shopee/Lazada/Shopify的后臺截圖

(1)需要提供運營的跨境電商平臺或獨立站平臺的店鋪后臺截圖有以下要求:

注冊主體是公司名稱或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時間要超過3個月;DSR(店鋪綜合評分)要大于4.5星或大于95%;

(2)需要提供的東南亞地區Shopify獨立站后臺截圖有以下要求:

①需要Shopify注冊截圖:Shopify注冊郵箱和TikTok Shop申請郵箱一致;

②需要過去1個月總成交截圖:近30天超過$5,000的GMV記錄;

其余資質與英國小店要求一致

2.已經有英國小店的開通方式

(1)英國小店近30天≥$100動銷,即可和AM申請東南亞邀請碼

(2)到"我的賬號-全球市場"選擇東南亞,并提供你TK英國小店的相關數據表現信息

二、英國

(一)TK電商主要市場

從目前TK的電商布局來看,主要市場還是在英國。

眾所周知,英國是全球開放經濟體之一,對于中國商家而言,有著非常理想的經營環境和很少的投資創業障礙。同時英國市場資本流動自由,有著多元的文化和高水平的生活質量。這些無不意味著,在英國跨境商家們擁有良好的經商環境。

并且英國和美國能開通英美融合店,下面講到美國市場老A會展開進行介紹。

TK沿襲了某音的獨特算法再加上TK本身的年輕化運營方針是非常符合Z世代的胃口的,因此TK17年進入英國以來受到了大量民眾的喜愛。

目前TK在英國每月的下載量過100萬,月活用戶達到了2000萬。這個數字可能你會覺得同中國相比不值一提,但需要注意的是21年英國的人口總數才6732.66萬,都不及我國一個省的總人口數多。

最讓人充滿期待的是,據調查顯示:約10%的英國消費者正在或曾經使用TK進行線上購物。

(二)培養賬號的實驗基地

事實證明,在英國試驗成功的TK玩法在其他國家也行得通并帶來不錯的轉化,因此我們可以直接把英國的成功玩法復制到其他國家即可,從這個角度說,英國站就像是一塊培養賬號的試驗田。

英國小店具體該怎么開通呢?往下看。

(三)英國小店入駐資料

相較于之前,現在英國的小店的申請難度要大了很多。之前只要申請,基本都能很快批下來,但現在申請小店可能需要一兩個月才能下來。同時現在的要求除了提交國內企業營業執照去審核之外,還要提交第三方跨境平臺經營數據,而且需要數據好的才能審核下店。

三、美國

(一)英美融合店方案

上文我們已經提到過英美融合店,其實就是英國的TK小店+獨立站的形式來實現賬號的引流閉環,這種方式集合了解決方案、具體功能和廣告工具于一體。

在直白一點就是利用TK和部分獨立站合作,擁有獨立站的商家可以把自己的商品錄入到TK的后臺,開通英美融合車以后,可以實現在視頻或者直播的左下角出現產品的購物鏈接。

如上圖所示,你的獨立站鏈接(紅色方框標出的地方)會出現在視頻的左下角,簡單來說,就是觀眾在觀看短視頻或直播時,可以點擊購物按鈕,查看詳情并完成購買。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英美融合車的購物鏈接只有賬號的歸屬地為英國和美國才能看見。

如果想要十萬字干貨,請評論區扣“1”

(二)美國市場潛力

據調查顯示,約有36%的12歲以下的受訪美國人在使用TK,這個數據相較于2年前的11%大幅提升,現在僅次于Meta的Facebook和Instagram,與此相對的是使用Snapchat、LinkedIn和Pinterest的用戶

把“攤”擺到全印尼,三個年輕人白手起家,打造東南亞電商獨角獸

在當地人眼里,Bukalapak是一個能大量購買便宜貨的地方。前有Shopee后有Tokopedia,這家公司如何成為東南亞電商“獨角獸”?

作者丨趙曉曉

編輯丨孔露嬌

圖源丨攝圖網

10年前,在印尼首都雅加達,一家公司的三位創始人正在激烈地討論:是關掉生意,還是繼續在電商這條路上走下去?

在一年之前,他們還在狹窄的辦公室里夢想著創建一個超級電商平臺。然而,這門生意帶來的收益卻微不足道,公司曾一度開不出工資,面臨著嚴峻的現金流危機。

Bukalapak印尼語意為“擺攤”,這個名字可能在普通人聽來有些陌生,但在印尼,它與Shopee、Tokopedia、Lazada 并稱印尼四大電商獨角獸,是當地最受歡迎的電商平臺之一。

Bukalapak成立于2010年,2019年成為市值超過25億美金的“獨角獸”公司。十年光景,三個年輕人把“攤”擺遍了全印尼,目前擁有7千萬多用戶。

這家公司是如何誕生的?背后有哪些故事?

在GGV的英文播客Evolving for the Next Billion中,GGV管理合伙人童士豪、GGV 投資副總裁 Dimitra Taslim與Bukalapak創始人兼首席戰略官Achmad Zaky進行了精彩對話,分享了Bukalapak的成長歷程和精彩故事。

“小店鋪”里的“大商機”

Dimitra Taslim:我們想了解一下關于Bukalapak的故事,它的起點是怎樣的?

Achmad Zaky:Bukalapak 是在2010年成立的,起初只是一個電商平臺,如今已經發展成了一個綜合性的生活APP,成為印尼第四家獨角獸企業。

Bukalapak 的經營理念非常簡單:通過電商的橋梁,讓天下沒有難做的小生意。我們在成立之初就打算賦能小商家,印尼是小微企業占比最大的國家,中型企業非常少,Bukalapak想做的就是幫助小企業成長為中型企業。

童士豪:在印度尼西亞,電子商務正在快速增長,但互聯網的滲透率仍然很低,有網購習慣的人不到10%,如何去發掘另外90%不在網上購物的人?

Achmad Zaky:這是我們在創業時遇到的第一個比較大的挑戰。

印尼一半以上的人群都住在農村,對線上購物不了解,還有一部分人因為沒有接入互聯網,沒有條件進行線上購物。另外,印尼至今還沒走出“現金為王”的時代,即使是網購,也更偏愛現金到付。

第二次浪潮,我們抓住B2B的風口期,建立了O2O 平臺 Mitra Bukalapak,發動廣大鄉村地區的街邊售貨亭、夫妻老婆店等小商店,成為 Bukalapak 平臺賣家中的一員。

這些小型商店在印尼語里有一個統稱——Warungs(傳統的印尼夫妻店),Warung 在印尼人的生活里是一個核心而又獨特的存在,路邊攤、小咖啡館或飯店都是 Warung,印尼95%的人都會去這些小商店里購物。

Mitra Bukalapak 是一個專門的APP,它可以幫助 Bukalapak 獲取那些接觸不到網絡的人,給他們提供便利,我們就是這樣慢慢地獲取資源的。目前,我們在印尼有超過500萬入駐商家,7000萬注冊用戶,1200萬的日活用戶。

印尼一家使用 Mitra Bukalapak 的夫妻店(Warung)

圖源:Bukalapak 官方

童士豪:作為印尼最大的電商平臺之一,Bukalapak主要售賣什么?與其他電商巨頭相比優勢在哪里?

Achmad Zaky:首先上線的是電話卡、耳機等電子產品,除此之外,我們還提供水、香煙、方便面等生活日用品,發展到現在,我們已經涵蓋了家用產品、男裝等很多種類。

對比其他平臺,我們都以更便宜的價格、更快的分銷和更好的產品質量提供給用戶。Bukalapak 還上線了一系列金融 科技 服務。現如今,Bukalapak 的信用及表現好用戶可以在平臺上獲得貸款,申請信用卡,甚至買賣黃金,這些都是我們的優勢。

最大的優勢是我們可以提供品牌服務,如果某品牌想在Warung做廣告,我們可以利用數據為品牌提供分析,幫助其了解到產品的銷售情況,優化銷售渠道。另外,如果早上下的單,當天晚上沒有到達,還會提供退貨服務。

Dimitra Taslim:在印尼,Warungs市場體量有多大?客戶群體是怎樣的?

Achmad Zaky:Warung 在印尼究竟有多少,已經無從統計,它充斥在印尼人生活里的每一個角落,散落在印尼的大街小巷。

印尼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完全不同,印尼有五分之三的人住在非城市地區(鄉村地區),這些人日常生活里的購物方式不是去大型商超,是去身邊的雜貨店、售貨亭,這種類似街頭小攤的Warung經濟體系占據了印尼線下經濟的70%,這在東南亞是很大的比例了。

通常在發展中國家,Warungs的增長正在放緩,但在印尼它還在增長。Warungs不需要很多資金來建立,而且大都布局在車站附近,如果你經常開車上下班,通常會更愿意選擇在便利店購買,不僅方便快捷,價格也很便宜。

童士豪:你們剛開始是如何在沒有錢的情況下成長的?

Achmad Zaky:這個話題我很喜歡談論,有人說這是最糟糕的時候,但對我來說,這是最好的時間,也是最有效的時間。

從 ITB(印尼的麻省理工學院)畢業后,我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找不到工作,無奈之下,我回到了家鄉蘇拉卡爾塔,一個遍地夫妻店的小城,閑逛一段時間后,我重新回到了雅加達,這回我拉上我的朋友Nugroho Herucahyono決定創業。

我們學的是計算機科學,想利用電商這座橋梁,讓天下沒有難做的小生意,Bukalapak 的最初創想就這樣誕生了。后來,我的另一位朋友 Fajrin Rasyid 被叫來管理財務,公司就這樣成立了。

Bukalapak 三位早期創始人,左起:Zaky、Rasyid、Herucahyono

圖源:Bukalapak 官方

但那個時候我們沒有電腦,并且沒有人相信互聯網,勸說城鎮小商戶加入電商平臺異常艱難,只有約五分之一的邀約商戶愿意嘗試一下。后來我們就嘗試在Facebook上投廣告,在社交媒體上瘋狂加陌生人為好友,甚至給所有的公司發送垃圾郵件,在100家公司中,可能有5家公司前來簽約并銷售,這就是我們成長的方式。

很多被 Bukalapak 加好友的人都是騎行愛好者,當時騎行在印尼很火爆,Bukalapak 根據需要上線了很多自行車和零部件,一時間,Bukalapak 被人們當做印尼自行車和零部件首選購物平臺。后來Bukalapak逐漸把業務擴展到相機、飛機票、火車票等許多領域。

公司成立一年后,也就是在2011年,我們遇到了資金問題,被迫停業的前夕,我們得到了日本投資人Takeshi Ebihara 28.8萬美元的融資,有了這筆錢,公司一方面深耕騎行社群,一方面把社群戰略延伸到其他版塊。

后來我們又陸續得到螞蟻金服和GIC的投資,業務范圍跟資本都得到了很好的擴展和積累。我們把 Bukalapak 看成自己的孩子,我們夜以繼日地工作,就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

Achmad Zaky:我是在高中認識了我的聯合創始人,我們高中時是朋友,我們在理科或奧林匹克之類的比賽中互相競爭。我們上的也是同一所大學,并且在同一個班,我們曾經是對手。

當我開始創辦Bukalapak的時候,沒有人相信我,只有他相信。所以,他沒有朋友,我也沒有朋友,那就讓我們一起開始建設這個公司,我們就是這樣認識的,我們已經認識很久了。

Dimitra Taslim:在2016年的時候,你發表了一個“少即是多”的博客,這是什么意思?你如何平衡多元化與專注于你所從事的行業之間的問題?

我所說的“少即是多”是指你每天都必須去做一件最重要的事情,保持你工作的簡單化,只有一個重點是真正重要的,因為它使你敏銳,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最終也實現你的目標,這是關鍵。

資本積累與出海野心

Dimitra Taslim:早些時候,我們采訪了印度的Udaan公司,這家公司的kirana商店與warungs的模式很相似,而且Udaan的融資和成長都很迅速,你是怎么看待與這家公司的競爭關系?

Achmad Zaky:說到底,關鍵是生產力和效率。洛克菲勒創辦石油公司時,努力地推動生產力,提高效率,直到他成為一個壟斷者,這是一個非常鼓舞人心的故事,特別是對初創企業來說。

通常來說,排名第一的玩家會讓第二個玩家或第三個玩家感到害怕,如果你不害怕,選擇去戰斗,并保持生產力,你就會活下來。

Dimitra Taslim:面對內外部的競爭環境,Bukalapak在未來的布局上會有什么變化?

Achmad Zaky:2019年5月份的時候我們推出了一款新應用程序BukaGlobal,正式開始進軍海外市場,我們選擇了新加坡、文萊、馬來西亞、中國香港、中國臺灣這幾個國家和地區,因為這些地方都有著相當數量的印尼人,他們對印尼文化都很了解。

另外,我們還與新加坡電商物流初創企業Janio達成合作,幫助我們處理端到端的跨境物流業務。接下來,我們還將向擁有眾多穆斯林人口的中東市場發展,使Bukalapak成為引入印尼產品的中心平臺,同時也能幫助提升中小企業的業務發展。

Dimitra Taslim:最近,Bukalapak獲得了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GIC和中國螞蟻金服(Ant Financial)的融資,你認為融資帶來最大的改變是什么?

Achmad Zaky:當你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你可以做任何事情,可以到處玩,也可以有很多次失敗。但現在有了信譽良好的投資者和股東的加持,我們必須更加謹慎,我們仍然可以嘗試失敗后再試一次,但我們首先要保證自己不會受傷,這是關鍵。

童士豪:對于那些不熟悉印尼市場的創業者,你有什么能和他們分享的?

Achmad Zaky:印尼的文化是不同的,營商環境也很好,尤其是下沉市場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其次是人也很友好,印度的公司本土化很強,這就是為什么Bukalapak能在本土做的這么好原因。我們能夠很好地融合當地的文化,每個人都喜歡我們的品牌,它是一個國產品牌,是當地的驕傲,所以在印尼創業,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尊重本地的文化。

當地的Bukalapak 圖源:網絡

童士豪:從一家小公司到印尼的獨角獸,Bukalapak的成長并沒有耗費大量資金,很少有公司能做到這一點,你們是怎么做到的?

Achmad Zaky:首先Bukalapak 是傳統的本土品牌,99%的員工都是本地人,人力成本比較低;其次,我們是為中小企業賦能,幫助他們擴寬銷售渠道,他們會更愿意積極主動的參與進來。

最重要的是,我們不僅是交易型的平臺,還注重與他們建立 情感 ,我自己有時會到賣家社區活動,激勵他們多賣東西,傾聽他們的問題,他們就會心懷感激,用心地去推廣Bukalapak。這都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們節約了成本。

童士豪:你們在整個印尼市場建立了C2C 的模式,并且幫助了當地近500萬的小型商店,你是如何建立起這么一個有效的企業組織?

Achmad Zaky:正確的價值觀和企業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從文化上來講,不僅是公司的企業文化,更重要的是本土文化,所做的事情、所選用的人才都要符合本土文化特征。其次是數據驅動的性能和透明度,我們將所有的指標公開透明地分給公司的每個人,這樣他們就可以學習如何改進他們的指標,如果我們已經知道有人表現不好,我們可以幫助他們;另外,要具備機器學習的能力,不斷地學習和嘗試新事物。

最重要的是第三點,印尼人喜歡用一個詞組,叫做Gotong-royong,這個詞翻譯成中文就是“互助”的意思。印尼是一個非常 社會 化的國家,我們就像一個巨大的家庭,這意味著我們不能只靠自己生存,我們必須和其他朋友一起工作,才能產生一加一大于三的效果。

Bukalapak伙伴合影 圖源:網絡

“現在是創業的最好時期”

Dimitra Taslim:新冠疫情的爆發對Bukalapak有什么影響?小型初創企業如何應對這場疫情?

Achmad Zaky:疫情背景之下,Bukalapak的發展與收入是非常可觀的,因為人們不愿出門購物,電商平臺就成為了最好的選擇,電子商務的需求從非必需轉向必需,這也是Bukalapak在快速消費品中強大起來的原因。

初創企業在這場危機中會受到很大影響,比如P2P、O2O等行業,甚至是線下商場都會受到很大影響。但也有新賽道出現,在線教育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因此,在這場危機中,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偉大的創始人和偉大的想法誕生。疫情對創業來說是一種考驗,最終通過考驗的初創公司未來會迎來大生意。

Achmad Zaky:其他領域我們還在尋找,正如你所說,偉大的創業公司將從疫情這個時代出現。Bukalapak也經歷過很艱難的時刻,通常這個時候,它會使創始人更有創造力,因為他們必須找到一種新的方法解決困難,這是疫情時代創始人該有的心態,他們會比那些沒有經歷過疫情的人更具有創造力。

這就是我們要找的創始人,目前我們已經找到了一些,正試圖尋找越來越多的這種心態的創始人,這對創業生態系統來說是個好消息。

Dimitra Taslim:對于初創公司,你有什么好的建議幫助他們度過這段時間?

Achmad Zaky:疫情終會結束。對于初創企業,首先,他們必須真正審視自己的衡量標準,例如CAC(客戶收購成本),CAC在疫情期間可能會貴兩倍,因為需求下降,購買力也會影響業務,保留率會低,貸款價值也會低,因此調整和觀察這些指標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還要看成本,指標調整之后,要降低凈消耗,比如人力或辦公室成本,保存現金。就現在而言,現金是王者,因為你無法保證能不能獲得下一輪的資金。

最后,做出正確的決定。疫情期間,很多領導會面臨裁員的問題,但必須作出這個艱難的決定,因為拯救公司比善待和取悅每個人更重要。而被解雇的人,我相信他們未來也會成為偉大的創始人,能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

Dimitra Taslim:作為一個領導者和風投基金創始人,在疫情期間你學到了什么?

Achmad Zaky:在此之前,我們進行了許多投資,但錢帶來的結果不一定都是好的,這就是我學到的。

受疫情的影響,2020年整個的經濟和創業情況有點像2010年、2004年那幾年,那時候的情況對于人們創業是非常理想的,因為這是創始人驅動的,而不是金錢驅動的。因此,你必須是偉大的創始人,找到非常有創造力的解決方案,而不僅僅是傾注資金。

我希望創始人不要專注于尋找投資者,而是專注于打造偉大的產品,用更少的錢創造更大的價值,這樣才能獲得雙贏。

跨境電商平臺有哪些?

目前都有哪些跨境平臺呢?且先了解下這四家平臺的優缺點。

Aliexpress

1)銷售模式:

B2B+B2C 垂直類銷售模式主要針對企業客戶,75%的海外市場分布在俄羅斯,巴西,美國,西班牙和土耳其。

2)平臺優勢:

全中文操作界面;

免費刊登大部分品類;

沒有起始刊登期限;

容錯性相對較高(商戶評級制度周期是2個月的自然)。

3)平臺劣勢:

價格競爭激烈宣傳推廣費用高(有直通車功能運用競價排名);

運營政策偏向大賣家和品牌商;

基本不提供客服服務;

買家對于平臺的忠誠度不高。

4)平臺排名影響因素:

 賣家評級、價格、產品銷量、產品評級。

適用商戶類型: 

垂直類貿易商,工廠轉型B2C,傳統批發商。

速賣通的低價策略跟阿里巴巴導入淘寶的賣家客戶策略有關,很多人感慨現在運營速賣通就類似于前幾年的淘寶店鋪。速賣通市場的側重點在新興市場,特別是俄羅斯和巴西。根據速賣通統計2014年的統計數據,每月登錄全球速賣通服務器的俄羅斯人近1600萬,平均每天完成6萬多個采購訂單。同時由于速賣通是阿里系列的平臺產品,整個頁面操作中英文版簡單整潔,非常適合新人上手。

總結:適合產品主推新興市場(俄羅斯,巴西等)的賣家,產品有供應鏈優勢且價格優勢明顯的賣家,最好是工廠直接銷售。貿易商面對小額訂單優勢不明顯。

Amazon

1)銷售模式:

B2B模式,主要針對企業客戶,業務多元化。

2)平臺優勢:

電子商務的鼻祖,比其他平臺都要早,擁有龐大的客戶群和流量優勢,每個月有八千萬的流量,以優質的服務著稱;

具有強大的倉儲物流系統和服務,尤其是北美、歐洲、日本地區。賣家只需要負責出售產品,后期的打包,物流,退換貨都由亞馬遜提供統一的標準的服務模式,會產生一些服務費用包括存儲費,配送費和其他服務費用,也可以選擇自己配送;

站點聯動,比如亞馬遜歐洲站點只需要有一個國家的賬戶就可以面向全歐洲市場銷售;

提供中文注冊界面。

3)平臺劣勢:

對賣家的產品品質要求高,企業最好;

有研發能力;

賣家必須可以開具發票;

對產品品牌有一定的要求;

手續較其他平臺略復雜;

同一臺電腦只能登陸一個賬號;

收款銀行賬號需要注冊自美國、英國等國家。

4)平臺服務方案:

兩種prime銷售方案:

個人銷售方案和專業銷售方案。區別在于上傳的產品數量以40個為分界線,個人銷售方案免費但是只能上傳40個之內的產品,專業銷售方案需要支付39.99美金的費用但是可以上傳40個以上的產品。個人方案要90天才有黃金購物車buy box,專業銷售方案是賬號一下來就有buy box。另外據其客服介紹,在銷售的額度上也是有差別的,即銷售增長過快時,個人方案賣家相對比較容易受到賬號審核。

增值服務:Fulfi llment by Amazon (FBA)亞馬遜超過50% 的客戶都是金牌會員。需要支付99美金,成為金牌會員可以享受精準的營銷推送服務和快捷的物流服務,實現跨境貿易2~3天內送到客戶手中。

新人注冊亞馬遜賬號以后,后期收款,銀行賬號需要是美國,英國等國家。這里有幾個選擇,注冊一家美國公司或者找一家美國代理公司,然后申請聯邦稅號;作為外貿人我們一般都有一些海外客戶資源,不妨通過他們解決這個問題;實在不行,國內也有一些代理機構提供這樣的服務。

總結:選擇亞馬遜平臺,需要供應商有穩定可靠的產品資源,一定的資金實力,美國本土的人脈資源,并且有長期投入鉆研的心態。新人注冊成為亞馬遜的供應商最好能接受專業的培訓了解開店政策和知識,亞馬遜的開店比較復雜并且有非常嚴格的審核制度,如果違規或者不了解規則,不僅會封店鋪甚至會有法律上的風險。

eBay

1)銷售模式:

B2C垂直銷售。主要針對個人消費者,在發達國家比較受歡迎。

2)平臺優勢:

排名相對公平、專業客服支持;

新賣家可以靠拍賣曝光;

開店門檻比較低,但規則繁瑣,需要研究。

3)平臺劣勢:

買家保護政策強勢,遇到買賣爭議時候多半偏向買家,賣家損失慘重;

英文界面不友好,上手操作不容易;

費用不低,開店是免費的,上架產品需要收錢,商品成交費用和刊登費用共計17%;

嚴苛的賣家標準(針對假貨等商品),遇到投訴會被封店;

一般采用paypal 付款,具有一定的風險;

審核周期長,只能拍賣,產品數量有起始限制,需要積累信譽才能越賣越多,出單周期也長,需要慢慢積累。

4)影響平臺排名的因素:

賣家表現,產品數量和更新速度,產品價格。

5)適用商戶類型:

貿易商、有一定B2C 經驗的工廠、品牌經銷商。

對于eBay的理解基本上可以等同于國內的淘寶,當年淘寶在中國市場擠出eBay后才能一統江山的。對于國際零售的外貿人來說,eBay的潛力不可小覷,因為它的核心成熟市場在美國和歐洲。

根據過來人的分析,eBay成功的關鍵是選品,由于eBay主要的市場是美國和歐洲,所以做eBay前最好做個市場調研,我們一般可以通過如下幾個方法:

首先,通過eBay總體研究一下整個市場的行情,選擇一些eBay的熱銷產品,從產品渠道,產品價格仔細研究,結合自己的供應鏈特點分析自己的優勢在哪里。

其次,綜合美國、歐洲市場的文化,人口,消費習慣,消費水平的因素,選擇潛力的產品做eBay。研究熱銷產品的市場優勢和未來的銷售潛力,我們選擇的產品品類,一旦投入精力和資本,就需要一個針對市場的利潤率和持續性的考慮。

總結:產品優先。是否選擇eBay 首先是產品本身的考慮,假如我們的產品目標市場在歐洲和美國,則可以選擇eBay,和Amazon 比起來,它操作比較簡單,投入不大,適合有一定外貿貨源的人操作。

Wish

1)銷售模式:

B2B+B2C垂直類銷售。數據分析起家,主要針對移動端買家,能夠根據客戶的興趣推送產品。

2)平臺優勢:

良好的本土化支持;

上架貨品非常簡單,主要運用標簽進行匹配;

利潤率非常高、競爭相對公平;

精準營銷,點對點個性化推送,客戶;

滿意率較高;

Facebook 引流,營銷定位清晰。

3)平臺劣勢:

商品審核時間過長,短則2個星期,長則2個月;

費用較高,15%商品成交費用和1.2%的提現費用;

物流解決方案不夠成熟;

平臺的買賣糾紛規則模糊。

4)影響平臺排名的因素:

標簽準確性,產品數量,描述和圖片,產品價格。

5)適用商戶類型:

貿易商、工廠轉型B2C、品牌經銷商。

根據Wish 最新的報告顯示,APP 日均下載量穩定在10 萬,峰值時沖到20 萬,目前用戶數已經突破4700 萬,相應地,Wish97%的訂單量來自移動端,就目前的移動互聯網優勢來看,Wish 未來潛力堪稱巨大。

總結:Wish是一個這幾年剛剛興起的基于APP的跨境平臺,最初僅僅是一個收集和管理商品的工具,主要靠價廉物美吸引客戶,在美國市場有非常高的人氣和市場追隨者,核心的產品品類包括服裝,珠寶,手機禮品等,大部分供應商來自中國,Wish 的主要競爭力就是價格特別便宜,以及精準化營銷模式導致客戶的滿意率非常高,這也是平臺短短幾年發展起來的原因。

關于我們

中國制造網成立于1998年,由焦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315)開發和運營。截止2019年底,網站擁有超過1210萬全球買家,月均買家詢盤超過100萬封,遍布全球220個國家和地區。

(整理_陳小墨_本文刊載于第47期《焦點視界》雜志)

如何開始做外貿

外貿就是和老外做生意,掙老外的銀子。一般的操作流程過程如下:

1)和老外談生意,接訂單――

2)備貨:下訂單到工廠生產或采購――

3)進出口商品檢驗檢疫局檢驗貨物(這個叫“商檢”)――

4)向海關申報出口(“報關”)――

5)把貨物運輸出國,交給客人(“貨運”)――

6)從客人那里收錢結匯(“收匯”)――

7)向外匯管理局申報(“核銷”)――

8)向國稅局申報(“退稅”)。

在這里邊,很多工作是交給專門的機構去做的。貨代幫你“報關”和“貨運”以及買保險,銀行幫你“收匯”,工廠幫你“商檢”,所以你只要集中心思跟老外談生意就可以了,但是你也要了解一些這些流程,不光有配合的問題,里邊還有費用問題。

第一步、和老外談生意接訂單

這里有四個內容:a,客人怎么來?b,報價怎么報?c,合同怎么簽?d,錢該怎么付?

a、客人怎么來?

有幾種辦法,主要的有,一,網上吆喝,找買家。二,參加展會,攬生意。相對而言,網上找客人費用低,成交率低;展會費用高,成交率高。還有其它找客人的辦法。

網上一邊找客戶一邊發布信息,在中文的貿易平臺上,你招來的都是國內的貿易公司,但也不要都放棄,說不準有的還有用;要上國外的貿易平臺,若是你的郵箱里有Enquiry,說不準你的生意來了。

Hamburg、Sindefingen。。。。多了去了。若是有老外前來詢盤,你就可以跟老外當面外討價還價了,這就是要報價了。狗狗比較喜歡跑展會。怎么樣,哪位愿意讓狗狗做你們的代理商。哈哈~~

小提示A

尤其是在網上找客人的業務人員,你給客人的mail 等信函是被快速閱讀的,如何吸引人和得到回復,那你的mail必須符合當地的特色,比如說你按歐洲人的標準來寫,那將是被認為你在了解歐洲,是“買粉絲urtoisie”(禮節)。同時信函不要寫得太長或太短;不要忘了寫自己的職務和名字;不要忘了很多老外對中國是一無所知的。

小提示B

跟中國人一樣,老外也看重著裝,對于去歐洲參加展會的外貿人士來說一定要注意。歐洲人對這點非常重視,特別是法國英國意大利,觀念是根深蒂固。雖然他們嘴上從來不說,卻會把你的著裝和你的產品聯想起來。比如說,狗狗雖然平時穿的象丐幫弟子,但在這種場合下西裝只穿深色的(黑色的是喪服,不能穿滴),襯衫是白色,淺藍,淡粉紅,領帶和襪子也是深色的,而且領帶的圖案是保守的。我看到過國內的高級人士穿著實在不敢恭維,穿西服居然還穿白襪子,領帶上居然有自己公司的logo。。。那個做派就更不談了,沒品,老土!

小提示C

b、報價怎么報?

報價里有什么內容呢?貨物的成本+其他費用+利潤。

以一單服裝為例,貨物的成本就是采購服裝的價錢(如果是讓工廠生產的話,就是采購面輔料的費用+付給工廠的加工費用)。 其它費用就是運費(價格條件里有說明)+雜費+報關費用+公司日常開銷費用。。。等等。 利潤就是自己掙的錢,有兩部分組成:從老外那里掙滴+國稅局的退稅。所以在搞清貨物品名、型號、數量、包裝規格、交貨期、付款方式及柜型等等之時,要搞清報價里還含有哪些東東:

一、匯率

外貿交易一般以美元來結算的。現在的美金對人民幣的牌價是:1美元兌換8。05圓RMB。若你賣給老外1000圓的貨,換算成美元就是124。23(1000/8。05=124。23).

二、價格條件

這個東東其實就是運輸和費用的問題,由于交貨的地點不同,產生的費用不一樣,國際貿易一般以港口碼頭作為交貨的地點,常用的有幾種:

1、FOB。即在中國的碼頭交貨。FOB = 貨物的價值 + 國內運雜費 如約定在上海港口交貨,就叫做FOB SHANGHAI 在這種條件下,除了貨物本身的價值以外,還要加上把貨物運到上海碼頭的運費和報關出口手續費,以及在上海碼頭上產生的亂七八糟的雜費。這也是成本的一部分。

2、CNF。即在外國碼頭交貨。CNF = FOB + 遠洋運費 如約定在美國紐約港口交貨,就叫做CNF NEW YORK 這種條件就是FOB價格之外,再加上貨物運到美國紐約的海洋運雜費。

3、CIF。也是在外國碼頭交貨,只不過給貨物買了保險,途中損壞可索賠。CIF = FOB + 遠洋運費 + 保險費。或者 CIF=CNF+保險費。

因為貨物的類別和交貨地點不同。保險費也略有不同,保險費的多少由保險公司來定,保險的種類也有幾個,但我們通常都用一切險:無論出什么事情,都由保險公司都替你扛著。因為我從未出過事情,不知道保險公司是不是真的肯為你扛。保險費不算高,為了安全第一還是買吧。在CIF條款中,租船訂艙和保險是賣方(也就是你啦,老外是買方,你是賣方)的責任。保險最好逐筆投保。 三,運費和雜費 那么運雜費有多少呢?這就要去向貨代(貨物運輸代理公司)買粉絲了。

在外貿出口中,貨代是個重要角色。它可以做不少事情呢。可以幫你做貨運,可以幫你報關,可以幫你代辦保險。貨代在服務上也有好壞,他們的運費和雜費的報價也各有不同,你可以多找幾家比較一下,找家價格公道,配合默契的最好了。 對于外貿新人,你一定要向貨代問清楚這些運雜費都有那些名目,費用是多少等等,做到心中有數,它直接影響到你的報價。你把貨物的類別、體積、重量、運輸的目的地、大致的發貨日期告訴貨代,他就會幫你算出所需要的運雜費。

很赞哦!(7187)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的名片

职业:程序员,设计师

现居:江西抚州临川区

工作室:小组

Email:[email protected]